康养圈

Hi, 请登录

“社区养老互助社这个形式太好了”

“社区养老互助社这个形式太好了,帮我们这些老同志解决了不少问题。”今日家园70岁的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幸福食堂’,我父母中午就餐的问题解决了,食堂饭菜健康、质量都有保障,我们做子女的也安心。”居民李先生表示。
有需求联系“养老管家”,与老朋友相约“幸福食堂”,参与志愿活动帮助“老伙伴”,异地子女线上将要求“一键下单”到养老互助社……这是万寿路街道今日家园社区老年人日常体验的养老“幸福生态”。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万寿路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探索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的新模式,持续推动完善社区养老互助服务,将全面、灵活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送到居民身边,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落地生根。
智慧赋能社区养老新模式
“我平时不在父母身边,他们生活上的需求有时候顾及不到,自从有了‘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的线上互助模式,我随时可以下单求助,非常方便。”今日家园社区居民王阿姨的女儿近日体验到了智慧化养老服务的便利。
“线上能够下单的服务很齐全,也都贴近我们的需要,上周我下单了药品代购,今天叫了保洁上门,服务都非常贴心及时。”今年62岁的居民杨先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今日家园社区共有住户2806户,总人口约8000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537人,占小区总人口的19.21%,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出行不便的居民有采买需求、就餐需求,日常生活也有家务家政的需求,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还有一些更加个性化的需要,这都需要社区更加精细化地进行全盘考虑,打造养老互助社的想法应运而生。
“在建设养老互助社初期,由谁来运营成为首要问题。当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既然物业公司与居民有良好的互动,又是市场经营单位,于是开始考虑他们是否能承接该项目?”今日家园社区党委书记薛军晖讲述试点服务模式建设初期的思考。如今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是街道党工委结合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深入调研,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完善而成的结果。
在社区养老互助社成立前期,由街道分管领导、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社区党委书记、物业项目负责人等组成的临时党支部,通过3次居民议事会和百余份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居民诉求,最终决定由物业提供150余平方米空间资源用于互助社综合实体建设,由物业公司承接运营养老互助社,并牵头成立“社区养老互助社服务联盟”,整合社区周边各类服务资源提供养老和便民服务。
100余项养老服务“一键下单”
“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成立后,社区里也有了新变化。每天早上,物业工作人员刘宪辉和孙永厚都会准时来到位于今日家园社区4号楼的社区养老互助社上班,梳理当天的工作,了解居民当日需求。自从“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成立,他们又多了一个身份——“养老管家”。
孙永厚指着墙上的一块显示屏说:“这是养老互助社的数据中心,居民只要提出需求,在线上用手机下单,或者是给我们拨打电话,这上面都会实时显示。除了这个屏幕,电脑后台也会有提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平台都是老人自己点服务,但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是一大问题。我们这个数据中心最大的特色,就是亲人家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点服务,远程为老人下单。”
每次收到订单,“养老管家”都会第一时间核实人员姓名、年龄、住址、服务项目,然后再派送到相关联盟成员单位,由他们按需提供服务。成员单位是由社区和物业招募的社区养老互助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类机构组成。46家成员单位共同约定《社区养老互助社服务联盟守则》,整合养老服务、便民服务100余项,并向居民发布项目清单及惠民收费标准,在提供基础服务之余也关注老年人的小众化需求、定制化服务。
“在今日家园社区创新推出‘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新模式,360的含义是围绕‘3’个协同:即政府兜底、物业助力、商家参与,擦亮幸福养老底色;‘6’是代表幸福食堂、幸福之家(养老体验馆)、幸福议事厅、互助服务联盟、老伙伴互助队、时间储蓄所6个核心要素;‘0’是代表0损耗养老闭环,社会力量总动员。”万寿路街道副主任耿玥介绍说。
目前,养老互助社计划第一年引进70%社区周边社会力量,第三年减少50%政府财政支出,到第五年实现互助养老自供给的“幸福生态”,最终形成以今日家园社区为主阵地,联动周围社区建立多个社区养老互助社,持续集中资源建试点、以点带面促共享。
幸福食堂为生活添滋味
11月13日中午,记者在今日家园“幸福食堂”看到,许多老年居民正围桌吃饭聊天,也有一些社区快递、外卖小哥来到餐厅有序打饭就餐,这里成为了周边居民便捷的就餐地点。据了解,今日家园社区每日供应午餐和晚餐,平均每餐都能满足300人用餐。
“菜品众多,口味也适中,很符合我们老同志的需求。”社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食堂解决了做饭问题,方便又省心,卫生也有保障。”社区居民许阿姨满意地告诉记者。
今日家园社区党委书记薛军晖表示:“目前最贵的套餐是两荤两素加一份主食,价格定在16元。我们前期和物业进行了沟通,要求他们价格要实惠,但是菜品质量不能下降。”薛军晖介绍说:“除了线下来食堂就餐,居民也可以使用线上智慧平台或者电话点餐,同时也支持各类支付方式。居民怎么方便,我们就怎么服务。”
在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的同时,幸福食堂还解决了社区快递、外卖小哥的就餐问题,为社区“新伙伴”提供休憩驿站。不仅如此,在社区做志愿服务,通过“时间储蓄所”累计志愿服务积分,也可以兑换用餐服务。
而“时间储蓄所”也是一个创新举措。为了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到为民服务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万寿路街道以群众关心的养老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提出“老伙伴互助队”等系列举措,互助队的队员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群体组成,目前已有志愿者50余人,通过帮助高龄、独居老人的形式开展常态化、订单式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可以换取积分存储在“时间储蓄所”,兑换相应物品或服务,无形中带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更深入地开展。有智能平台、有食堂、有议事平台、有学习平台、有志愿服务队伍……今日家园“幸福360社区养老互助社”已经形成了全链条的社区服务。
万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涛表示,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聚焦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迎难而上,引导社区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基层治理路径,形成了一系列生动实践。今日家园“360养老互助”项目以办好家门口的民生实事为目的,整合资源,共治共享,通过民情议事机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调动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大家的事儿大家商量着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街道将结合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工作实践,优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相关推荐